發布日期:2021-09-22 來源:中國農網 瀏覽次數:487
“道路通達院落凈,改水改廁飲水清,綠色發展生態好,鄉村美麗面貌新?!币欢胃桧炆钭兓难莩雠_詞,描繪了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農村的新面貌。近年來,奈曼旗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持續加大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,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,挖掘鄉村發展的巨大潛力。實現農業興、農村靚、農民富。讓鄉村既美麗又經濟,既宜居又宜業。
生態畫卷描繪美麗鄉村
平頂山村位于奈曼旗南部的淺山丘陵地帶。原本是一個環境惡劣的貧窮村落,卻通過發展扁杏經濟林“搖身一變”成為了生態宜居的富裕村,走上了綠色發展的富裕路。
“目前全村共栽種8000多畝扁杏林,其中盛果期杏林4000多畝,還有4000多畝幼林,每畝地扁杏的經濟效益能達到1000多元?!逼巾斏酱逶h支部書記杜福明告訴記者,該村種植扁杏已有二十多年歷史,耐旱的扁杏十分適合當地的氣候環境,村民們十分認可扁杏的經濟效益。
“一年賺個萬八千的,而且收杏時正好是閑季,侍弄別的莊稼也不影響?!眱H靠賣杏核就能給村民徐秀春家帶來不錯的收入。
“種扁杏不僅有經濟效益,還有很好的生態效益。扁杏扎根深,有利于保持水土,涵養水源,修復生態環境?!倍鸥C髡f。
如今的平頂山的荒溝綠了,環境美了,借著生態環境變好的契機,平頂山村“觀光旅游”具備了充足條件。每年三、四月份之時,一坡坡的梯田上杏花怒放,風景宜人。發揮山區地貌、古城遺跡、杏樹花開的獨特優勢,打造杏花節等季節性旅游品牌,吸引八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,平頂山這個“杏花村”的名氣越來越響。
在奈曼旗南包頭嘎查,48歲的牧民寶秀蘭也嘗到了鄉村生態不斷好轉的甜頭。相比于平頂山村,南包頭嘎查生態環境更為惡劣。20多年前,這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棵榆樹,地上不長草、牛羊吃不飽。為解決生計,寶秀蘭與丈夫承包了2500畝沙地進行治理,在她的帶動下,如今嘎查治理沙地6萬多畝,植被覆蓋率達50%以上?,F在,寶秀蘭家有100多頭牛,全部舍飼圈養,地里年收青貯30萬公斤,檸條平茬后還能作飼料,家庭年收入達30多萬元?!盀榱税l展沙漠旅游,嘎查還專門留下2萬畝沙地,家家戶戶都能開牧家樂吸引游客,嘎查人均年收入近萬元?!睂毿闾m說。
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態文明理念,奈曼旗統籌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系統治理,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,大力發展生態林業、民生林業,完成林業生態建設205.7萬畝,天然草原修復120萬畝,水土保持綜合治理16.5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到30.81%,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5%,高于全自治區全市的平均水平。
民生工程增進百姓福祉
近年來,奈曼旗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牧區,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財力,保障基層農牧民用水用電、道路交通、教育醫療等實際需求。改善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,不斷增進百姓福祉,讓鄉村生活更加便利。
“改造后的廁所非常實用,沒有異味,相當干凈衛生?!贝妩h支部書記徐誠說。
奈曼旗沙日塘村通過實施廁所改造,村民全部使用上了水沖廁所,旱廁在該村正式成為了歷史。
來到徐誠家的經過改造后的衛生間,內里通風透光,四壁貼有瓷磚,水沖式坐便器及化糞池等相關設施設備齊全。徐誠告訴記者,房外一側建有三格式封閉化糞池,生活用水和糞便經過無公害處理,“變廢為寶”成為了農業用肥。
“這個三格化糞池,是由兩根過糞管組成的三格密封式化糞池?!蹦温燹r牧局農村工作股股長于明介紹,首先,第一個格用于室內排污,糞便到第一個格里儲存、沉淀和發酵。產生的糞渣和發酵好的糞水,到第二個格里繼續發酵。發酵后通過過糞管到第三個格里儲存,就可以抽出來作農家肥使用,基本上沒有寄生蟲和固體顆粒物。
據悉,2020年該旗共完成廁所改造30195戶,全旗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32.4%,群眾滿意度達到100%。2021年計劃改造15000戶,使全旗廁所改造率達到43%。
通過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,奈曼旗西塔日牙圖村村民張秀榮吃上了干凈清澈的自來水。擰開水龍頭,看著源源不斷涌出的清水,張秀榮高興地說:“現在這水比以前清亮多了,吃水安全又放心!”
奈曼旗在嘎查村飲水安全全部達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,實施飲水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機制,自查梳理解決自來水漏點、冬季凍點、供水設備損壞等各類問題,鞏固提升飲水工程83處,全旗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2%。
十三五期間,奈曼旗鎮級綜合文化站、村級文化活動室和文化廣場實現全覆蓋,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。如今奈曼旗的各個嘎查村,鄉村生活呈現出整潔舒適、安逸和諧的新圖景,散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。
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
隨著奈曼旗著力構建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,逐步推行了涵蓋自治和德治的“約、講、評、榜、行”為主的文明實踐“五個一”工程和以法治為主的“多元化矛盾化解機制”鄉村治理工程,培育形成了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。
奈曼旗劉家堡村過去是一個遠近聞名的上訪村。早前,該村部分干群意識淡薄,工作方式簡單粗暴,導致干群關系緊張對立。村民法律意識不強,出現信“訪”不信“法”的局面。
“1999年我上任之前,我們村換了三個黨支部書記?!贝妩h支部書記喬玉存回憶。村莊本身貧困,村民間鄰里紛爭、家庭矛盾又層出不窮,竟成“死結”。村里不僅沒有集體經濟,還欠了下數萬元債務。
針對這種情況,劉家堡村因地制宜,完善了多元化矛盾解決機制。針對其特點一方面注重源頭防范,構建矛盾化解新格局,建立了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體系,采取“讀、說、聽、記、學、辦”六字工作法,建立村級矛盾化解調解室,構建“黨政主導、綜治協調、源頭防范、多元共治、司法保障”的“訴源治理”工作新格局。
此外,劉家堡村采取“調解+司法救助”手段,使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2017年,村里馬某和劉某兩家因雇工致殘問題結成了“仇家”,受傷的劉某向馬某索賠60萬,馬某家境貧困無法賠付。造成劉某多次上訪,成為村內眾多矛盾中的“老大難”。司法部門多次執行未果。2019年春,經村里和司法部門找兩家人調解,征得劉某同意,并啟動司法救助賠付4萬元,馬某出7萬元,為劉某共計賠付11萬元,矛盾得以化解。
通過20年的治理,如今的劉家堡先后獲得旗、市兩級先進基層黨組織,自治區級“民主法治村”,國家五部委聯合頒發的“社會治理標桿村”等榮譽稱號,徹徹底底摘掉了“上訪村”的帽子,轉變為和諧村、富裕村。去年,劉家堡村集體經濟達到了62萬元,一個和諧、穩定、團結、向上的新農村正朝著更美好的生活邁進。
“通過社會治理,村民素質越來越高了,村子氛圍和諧穩定?!眴逃翊娼榻B,通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以發動村民集體跳廣場舞、或邀請烏蘭牧騎和老年藝術團到村里來演出等方式,為村民提供一個良好文化氛圍。村集體凝聚力持續加強,矛盾不再頻出,村民們團結向上,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。
下一篇:暫無